当前位置:
首页
> 要闻动态 > 今日江苏
持续重点抓好工业点源污染治理 太湖水质再达良好湖泊标准
时间:2024-08-11 07:35 来源:新华日报 字号:默认

目前,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正全面推进,上半年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11条水质同比改善。从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的一份报告看,推进太湖流域工业污染防治功不可没。通过持续重点抓好工业点源污染治理,去年太湖水质藻情达2007年以来最好,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夏,今年上半年再次达到良好湖泊标准。

我省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,连续十多年抓实抓牢,接续努力带来成效彰显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太湖流域在GDP增长75.5%、城镇常住人口增长32%的背景下,化工、电镀、印染、造纸、食品、钢铁等六大传统行业废水排放量及COD、氨氮、总氮、总磷排放量分别下降69.4%、74.2%、69.8%、68.4%、67.5%。今年上半年,湖体总磷浓度为0.045毫克/升、同比下降10%,蓝藻密度同比下降26.9%,平均水质为Ⅲ类,达到良好湖泊标准。

针对太湖水质富营养化治理难题,我省采取一系列减磷控氮的针对性举措。通过源头减量、过程控制、末端治理等多种措施,我省全面系统开展涉磷企业专项排查整治。在全面建立太湖流域20273家涉磷企业“磷清单”“磷账本”基础上,规范提升一批、入园进区一批、关停淘汰一批。目前,完成整治企业19777家、验收12896家,流域工业磷治理实现从分散到聚焦、从局部到全域、从粗放到精细“三个转变”。

按照“有口必查、有水必测、有源必溯、有污必治”要求,太湖流域共排查发现需要整治的排污口近9000个,经“一口一策”针对性整治,一批污水溢流、直排混排等突出问题得到解决。废水分类收集处理也在稳步推进,2008年以来,太湖流域共实施省级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49个、总投资110.6亿元。苏锡常三市累计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105座、处理能力达187.2万吨/日。

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端的发力,也为太湖水污染防治提供重要助力。我省出台并修订太湖地区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,化工、电镀、印染、造纸、食品、钢铁等6个重点行业执行全国最严氮磷排放标准,倒逼排污单位提标改造。开展“淘汰落后、老旧更新、绿色转型、产品提档、布局优化”五大行动,一方面推动苏州淘汰喷水织机超10.6万台,常州退出印染企业30家、提升43家,无锡关闭印染企业77家、减少废水排放超2000万吨,另一方面推动太湖流域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66家、绿色工业园区16个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6家,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7.6%、48.5%、69.7%。

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,去年苏锡常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7.6%、41.4%、43.8%,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462家,占全省总数近六成。我省对太湖流域二、三级保护区内,新、改、扩建排放磷氮污染物的企业和技改项目实施减量替代,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1.1倍减量、对印染项目实行2倍减量,共涉及项目2556个、赌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95个。

近年来流域绿色转型发展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,但报告也指出,治污不全面的局面尚未彻底改变,流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调整产业结构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,工业企业排放总量偏大,传统产业改造升级、整合集聚力度还不足,部分企业治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持续推进解决。报告提出,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将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力度,在推动绿色转型、深化控源减污、精准监管执法上下更大功夫,减少入湖污染负荷、提升太湖水环境质量。

据悉,太湖流域一二级保护区工业企业关闭搬迁改造提升计划正在制定,改造任务力争明年底前完成。同时,根据省政府印发的《赌球》,太湖丘陵地区被定位为全省生态绿心,将太湖三级保护区纳入“三区三线”保护。我省正加快制定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方案,完善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,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“硬约束”。


关联阅读:

上半年太湖治理“成绩单”出炉
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调度推进会在苏州召开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